人勤春来早 大棚管理忙 ——深州市北溪村镇东留曹村的大棚西红柿开花了 人勤春来早
寒冬渐远,春意渐浓。深州市北溪村镇东留曹村的西红柿种植大棚里一片繁忙,种植户们早早来到自家大棚,开始精心打理西红柿植株,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。
走进吕士民夫妻的西红柿大棚,一股暖意扑面而来,与棚外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。棚内,一排排翠绿的西红柿植株整齐排列,枝叶间点缀着朵朵黄色小花,仿佛一颗颗小星星,预示着丰收的希望。
为了方便照顾家中老人,同时也为了增加收入,去年,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,吕士民夫妻在村里承包了三亩地,盖上了温室大棚,尝试着种植西红柿。他俩通过村里组织的培训进修种植技术,引进了优质西红柿品种,各个阶段精心打理,在夫妻俩共同努力下,种出了第一季西红柿,且很快销售一空,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12月底,吕士民又引进种植了6740棵“孚瑞加A18”西红柿,预计3月底进入采摘期,可以采摘40天左右。“现在市场竞争激烈,只有种出高质量的西红柿,才能卖上好价钱。”吕士民介绍说,采摘之后会有石家庄、北京的批发商上门收购,每斤价格在1.5到1.8元,最高可到3元,亩产收入2万元到3万元。
“今年天气不错,花开得挺好,坐果率应该不低。”妻子范沙沙一边仔细查看着植株的长势,一边向记者介绍。她从去年开始种植西红柿,是个“新手”,然而她肯钻研,也肯下功夫,现在西红柿成长的各个阶段,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。
然而,吕士民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。“花期管理很关键,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和质量。”他回忆说,前几天的一场大风刮坏了大棚塑料膜,导致16棵西红柿被冻死,这让他心疼不已。“这段时刻不仅要为植株授粉,还要特别注意棚内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照,避免寒冷天气对植株造成伤害。”吕士民为此忙碌不已。
“现在先架秧、盘秧、修剪,随着就得授粉,施肥、浇水,每一步都马虎不得,稍不留神就会影响收成。”望着满棚盛开的西红柿花,吕士民夫妻干劲十足,他们明白要想种出好西红柿,就得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。
近年来,东留曹村大力进步设施农业,现有温室大棚51座,占地近200亩,专业种植西红柿、甜瓜,供应石家庄、北京市场。“我们会定期组织种植培训,也组织村民外出进修,结合市场需求,不断更新种植品种,现在村里的大棚一年比一年多,村民的收入也高了。”东留曹村党支部书记范志博说。
来源:衡水新闻网